“中國功夫文化發展方向與路徑探索座談會”在京舉行
2018-08-23 來自: 遼寧優可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686
2018年8月21日,由中國功夫文化發展委員會主辦的“中國功夫文化發展方向與路徑探索座談會”在北京瀟湘大廈舉行。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副會長易孟林,中國功夫文化發展委員會主席解洪烈、常務主席兼秘書長蔡明剛,《中國功夫》書刊社總編輯王運聲等出席座談會。
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副會長易孟林講話
易孟林副會長在講話中說,中國功夫大有可為。中國功夫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“武化”;它不僅是一種格斗技能,還是一種精神文化;它為全世界矚目。中國功夫文化發展委員會大有用武之地。該機構是目前唯一研究和傳播“中國功夫”的全國性專門機構,已創辦有《中國功夫》讀物、網站和微信公眾號,還將開展“年度中國功夫人物”推選表彰活動等。同時它的重要使命之一是要全力推動中國功夫完善自身文化體系,創立中國功夫標準,使中國功夫最終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。他指出,該機構要擔當起中國功夫大發展的歷史重任,關鍵要解決好三個問題:首先是能否產生該機構的領軍人物。解洪烈同志懂得中國功夫,曾是武警總部體工隊大隊長;他懂得部隊管理訓練,曾是山東武警總隊參謀長;他懂得社團運作,曾是山東老促會兩屆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。他具備把中國功夫事業搞成的最佳條件。該機構的常務委員會作為決策機構,按民主集中制原則運行。其次是能否建設好該機構這支隊伍。秘書處作為常務委員會的執行團隊,一方面要堅持集體研究解決問題,另一方面要創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實。第三是能否確保該機構的經費支撐。該機構組建以來得到了世屹集團的大力支持,要實現中國功夫大發展的遠大目標,則既需要有功夫情懷、有經濟實力的企業家支持,也需要大力發展功夫產業,形成自身造血機制。
中國功夫文化發展委員會主席解洪烈講話
解洪烈主席主持會議并作總結講話。他說,非常感謝大家對中國功夫文化發展委員會的厚愛、對中國功夫事業的關心支持。中國功夫文化發展委員會自2017年12月17日成立以來,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,特別是6月5日機構調整實行決策層和執行層雙層領導以來,無論是常委決策層,還是秘書處執行層,都在有條不紊地高效運轉,多項工作初見成效,發展勢頭良好。2018年年底前,委員會的發展方向和路徑是:第一,繼續在“四個突破”上下功夫。加強與國家體委、武管中心和各省體育局的溝通合作,加強與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有關業務部門溝通合作,加強與各武術協會、各地民間武術門派等有關社團溝通合作,全力抓好會員和會員單位的發展。第二,要補齊短板,運用好法律,發揮好社團人脈廣的優勢,健全獎勵機制。委員會的隊伍在不斷壯大,要齊心協力,相互補臺;聘用工作人員、發展會員單位、開展合作項目都必須履行法律手續。第三,抓好四項重點工作。一是全力推進競技工作。集中力量制定簡單、實用、可行、可進入奧運的功夫競技規則標準。二是加快功夫養生發展步伐。三是制定功夫影視發展方案。四是啟動中國功夫文化基金創建工作。
會議以“中國功夫文化發展方向與路徑探索”為主題,圍繞中國功夫文化發展委員會的自身隊伍建設與發展、中國功夫文化的發展現狀與前景,針對如何打造一個真正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“中國功夫”品牌、如何搞好功夫普及、如何增強民眾體質、如何做好中國功夫傳承與創新、如何貼近大眾需求發展功夫產業等問題,各抒己見,提出了很多創新性意見和建議。
座談會會場
中國功夫文化發展委員會新聘任的副主席安東、楊永順同志,新聘任的專家張全亮、李奇龍、劉承毅、張斌同志,新聘任的各部門負責人鄭新軍、關璽華、王一諾、關忠元、母慧瑩、吳東輝、周順德同志;特邀代表鄭明同志;本委副秘書長王傳斌、姜英、李海濤、樊廷強、蔡拓,《中國功夫》書刊社副總編輯劉新平、黃艷君,部室主任袁曉勇等;以及關愛功夫文化發展的社會知名人士、企業家代表等共40余人出席了座談會。
中國功夫文化發展委員會主席解洪烈為副主席安東頒發聘書
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副會長易孟林為副主席楊永順頒發聘書
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副會長易孟林為專家張全亮頒發聘書
中國功夫文化發展委員會主席解洪烈為專家李奇龍頒發聘書
常務主席兼秘書長蔡明剛為專家劉承毅頒發聘書
《中國功夫》書刊社總編輯王運聲為專家張斌頒發聘書